作为一名上岗时间不长的“青椒”,我愿意相信,所有学生都是愿意按时上课的。之所以跷课,一定有其原因。原因既有主观方面,也有客观方面。既有个人层面上的,也有社会层面上的。
因为贪玩熬夜而导致的跷课在高校屡见不鲜。凡是站过讲台的人恐怕都有同感,早八点是跷课最严重的时段。为什么起不来?回答多半是昨天睡晚了。特别到了冬天,学生纷纷变身起床困难户,因为“我的被子感冒了,我得留下来照顾它。”
把跷课完全归结为学生懒惰是不公平的。不少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枯燥,没意思,或者与兴趣不合,所以跷课。众所周知,目前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结果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。心仪的学校或专业,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。我曾遇到一名跷课跷得颇有规律的学生,总是在一周的某几天缺席某几堂课。交流后得知,这位同学非常喜爱历史,但未能进入历史系,因此跷课去旁听。跟历史系同学聊了聊,他上课非常认真,比很多本系的更加专注,果然是“课非蹭不能听也”。
最让教师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的,是学生为备战考研而跷课。这类跷课通常只发生在大四,但受灾面积非常广。学生们往往跷得心安理得,因为虽然没有上课,但同样在学习,甚至比上课更加努力。而由于考研成功计入就业率,学院方面也采取缓和态度,不予过分追究。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,自2004年以来,考研总人数持续上涨,仅2008年出现小幅下跌。而2014年、2015年连续两年人数回落,一度被认为拐点到来,却在2016年又出现反弹。考研热对高校课堂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应对因赖床而生的跷课,比较常见的办法是点名。点名的方法与时俱进,从最早的纸质名单,到后来的指纹打卡,近两年则出现了使用微信签到的新举措。可以肯定,点名对于控制跷课是非常有效的,但完全依靠点名并不可取。否则学生人到心未到,整节课低头刷手机,这样的到课率究竟有何价值?要从根本上减少跷课人数,还是需要提高授课的趣味性,增强学生的参与感,同时结合使用点名手段。
如何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,把课讲得富有吸引力?我的个人经验是,努力把教材讲成一部小说。小说之所以吸引人,就是因为有起承转合,有悬念,有故事。而教材在编写时,同样会注意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,但这样的关系不一定能为学生所了解,学习起来容易感到散乱无章。教师的工作,除了教授知识点以外,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某门课程的整体框架。我的专业是词汇学,在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时,我就试图用词汇将各章内容串联起来:词汇的物质外壳是语音,词汇承载的概念是语义,词汇的排列规则是语法,而同义词、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选择,则涉及语用。这样,一门课程的脉络,就比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。
当然,仅凭讲课本身留住学生是不够的,我又给学生分组,按组建立微信群。每节课之前,都通过微信给每个组分配任务,课后则根据授课内容,追加若干问题。由于我所在学院的特殊性,我还会专门搜集一些留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病句,交给学生分析偏误产生原因,探讨如何纠正。上课时,我从小组中随机抽取组员回答,这就迫使全组人员必须共同讨论,并且按时上课。
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往往是亦师亦友,增进与学生的感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跷课。但必须把握一定的“度”,与学生过于亲近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针对学生因备战考研而跷课,不妨通过调整课程设置,合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,例如将与考研相关的专业课设置在大三或大四。但对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,这种方法作用有限。
有学者曾指出,中国大学生选择专业时间过早,应该允许学生自主调换专业。转专业对于解决因兴趣不合而引起的跷课,具有一定积极意义。纵观国外一些高校的发展历史,可以看出这也是发展趋势之一。当然,学生调换专业需要一定指导,否则容易出现盲目调换和跟风调换。
实际上,要根治跷课问题,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不够的。就我所知,大部分青年教师希望能在教学上不断精进。但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,使他们不得不在科研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即使是老教授,也可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。从长远看,科研对教学有促进作用,但短期内则可能挤压教学。此外,新时代也给课堂带来新挑战。近年来,大学生自主创业成风。应该说,学生创业值得鼓励,山东师范大学的“幕影春秋”项目就获得了2015首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。然而,创业与上课,有时难免发生冲突。这需要高校课程设置和相关制度的优化调整。跷课表面上是高校内部的问题,但看问题不能小器,“器小则盈”,应该把着眼点放大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学生快乐地留在课堂里,与教师一起画出没有缺口的“圆”。
延伸阅读: